2月22日,“閩臺美容精英經貿交流會”在銀河花園大飯店盛大召開。福州市美發美容化妝用品
行業協會眾多領導及福建眾實力日化、專業線代理商與赴福建考察的臺灣美容界的企業家等近200位代表參加了大會。
大會就閩臺美容業的經貿合作進行深入的探討,并就眾多臺灣美企如何開展大陸業務及參加第15屆福建美博會有關事宜進行了協商。
臺灣美企登陸———刻不容緩
中國美容美發行業經過十幾年的快速發展,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元旦赴臺一行的王杰先生在談及兩岸美容業發展現狀時感慨良多,臺灣與大陸的美容界相比更具特色:從技術方面看,臺灣引進了一些歐美和日本的性儀器和電腦檢測設備,能夠贏得消費者更多的信任感;從學術方面看,臺灣的美業同仁積極吸收海內外的理論觀點和資訊用以提高自身的水平,帶動美容行業的發展,提高了對消費者的適應力;在市場方面,臺灣美容業發達的咨詢交流,極大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同。盡管臺灣美容美發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在技術開發上和營銷服務上都處于世界頂級水平,但人口只有2000多萬的臺灣市場容量有限,因此,加強兩岸合作有利于互惠雙贏。
新模式:觀光工廠融化妝品銷售與觀光旅游為一體
雅聞魅力博覽館觀光工廠融化妝品銷售與觀光旅游為一體的銷售模式讓人耳目一新。近年來中國美容美發行業發展的速度驚人,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美容美發水準提升很快,但行業整體比較混亂,而這種混亂是一種快速發展中出現的混亂,尤其一些企業不踏實做事,過分強調包裝,這對中國美容化妝業的發展極為不利。廠商與經銷商之間存在著的信任危機,廠家總認為經銷商對他們忠誠度不夠,過于看重眼前利益,不注意對品牌的長期培養。而經銷商卻認為廠家只知道想辦法搞政策圈錢,一旦品牌有起色后,就過河拆橋,于是合作大多成了同床異夢。
臺灣生產型企業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孕育而生。經銷商轉道上游做生產自己搞牌子,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生產商與經銷商之間的相互提防。實力較弱的臺灣美妝企業大多走OEM(貼牌)加工之路,自己出品牌。由于區域代理商具有很強的地緣和地利優勢,對本區域市場網絡和專賣店信息比較了解,對本區域客戶實力、消費格局、消費習慣和購買力有比較的認識,有較強的市場推廣能力和營銷策劃能力,配備有市場經驗的營銷隊伍,造就了美妝企業的一大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