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劑一直以來都是洗滌產品和化妝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別是在以其為主要成分的洗滌產品中更是舉足輕重。近日,記者從
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表面活性劑專業委員會獲悉,今年1-6月份我國表面活性劑產品較去年同期均出現一定程度下滑。2010年1-6月我國表面活性劑產品的產量與銷量分別為53.6萬噸與45.2萬噸,而今年同期只有43.8萬噸和36.6萬噸,分別下降19%和19.7%。這一數據充分體現了今年以來整個表面活性劑市場的變化——既有整體市場的低迷,也有綠色表面活性劑MES的突然發力。
表面活性劑市場整體表現不佳
在國家的政策引導之下,我國表面活性劑市場過去一直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表面活性劑專業委員會對全國55家規模以上企業2010年度表面活性劑原料及產品產銷情況進行了統計,其中產品生產企業32家,總產量127.6萬噸,與2009年基本持平;總銷量107.2萬噸,較2009年減少2.1%。統計原料生產企業28家,總產量211.9萬噸,比2009年增長27.1%;總銷量140.6萬噸,較2009年增長25.6%。與此同時,表面活性劑及其相關產品的進口量均呈現兩位數的增長。
對比以上數據不難發現,2009年與2010年相比,除表面活性劑原料企業的產銷量略微上揚之外,整體市場并無太大變化,而這一局勢卻在今年上半年瞬時逆轉。
自2010年年中以來,洗滌用品的初級化工原料價格持續上揚,漲幅超過50%,同時,水、電、包裝材料等生產要素價格也不斷上漲,使企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另外,勞動力市場緊缺、工資上漲、營銷費用增加等因素也大幅推高企業成本。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今年以來,珠三角地區洗滌用品、個人護理用品及化妝品生產企業的生產銷售規模較去年同期均出現較大幅度下滑,這也導致表面活性劑等相關原料的需求減少。
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理事長鄭舞虹表示,企業在面對成本上漲、需求乏力的市場壓力時紛紛銷庫減產,并持觀望態度,這導致了今年表面活性劑市場的低迷。而在國家積極管控通貨膨脹的政策之下,預計今年全年的產銷量將遠遠低于去年。
MES成行業關注熱點
然而,表面活性劑市場的低迷并不影響MES成為今年行業的“明星”。10月底,廣州浪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將實現MES產業化,逐步實現量產。而在隨即舉行的第31屆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年會更是特意為MES舉行專題研討會,吸引了浙江贊宇、浪奇、南風化工、立白、納愛斯等眾多MES研發與應用企業的參與。
據目前國內MES主要研發企業之一的浙江贊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黃亞茹介紹,以天然可再生資源棕櫚油為原料制得的MES目前在國外的主要生產企業為日本Lion、美國Huish和馬來西亞KLK,其產品主要被應用于洗滌劑配方中。而國內也逐漸形成了MES研發熱潮,浙江贊宇已建成年產3萬噸的生產線,二期年產3萬噸的生產線也正在建設之中。山東金輪與江南大學合作研發的年產5000噸的的生產裝置已經試產,而廣州浪奇年產3.6萬噸的生產線已進入調試和檢測階段,鄒平福海研發的年產2萬噸的生產線已經建成,江蘇海清也已投資建設年產6萬噸的MES項目。
眾多企業紛紛加入MES的研發大軍,歸根結底還是緣于MES可觀的前景。南風化工集團技術中心副主任王澤云告訴記者,“隨著MES研發技術的逐漸成熟,MES已經成為洗滌產品表面活性劑的重要選擇之一。當下普遍應用的LAS未來在逐漸緊俏的國際石油市場下將面臨價格和數量的雙重限制,因此MES將擁有相當大的市場空間。”
但這也并不意味著MES的前景一片光明。目前廣州浪奇宣稱的將行業的毛利率提升至16%在部份業內人士看來其實很難實現。據悉,2011年9月,AES、MES、LAS三者的價格分別為15000元/噸、12140元/噸、11700元/噸(以100%活性物統計),MES相比AES有著明顯價格優勢,但與LAS的價格相差無幾。而且MES目前仍存在技術瓶頸,雖然在洗滌劑應用中復配效果明顯,但很難作為單獨的表面活性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