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產生于遠古時代,是利用菊科植物艾葉作原料,制成艾絨、艾炷或艾條,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種不同的方法燃燒,用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和養生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
清代吳亦鼎在《神灸經綸》中說:“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熱而至速,體柔而用剛,能消陰翳,走而不守,善入臟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經、入三陰、調理身體氣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一般認為,艾灸所以能夠調理身體,是因為艾,灸能使人體起到以下一些作用:
調節陰陽:
人體陰陽平衡則身體健康,而陰陽失衡就會發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陰陽重新恢復平衡。...[查看詳細]